第100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(夏季甲子園)剛於日前完滿結束,優勝隊伍大阪桐蔭成為首支兩次達成春夏甲子園連霸的高中球隊,理所當然地受到矚目。同樣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的還有大賽亞軍、來自秋田縣的金足農業高校,因為他們是史上第二支打入甲子園決賽的農業學校。說到這裡,又怎能不提於2014年上映、以一支台灣弱小球隊一躍成為日本甲子園亞軍的逸事所改編的電影《KANO》?故事描述的,正是首支打入甲子園決賽的農業學校,同時亦是第一支有漢人和台灣原住民參加甲子園的球隊—嘉義農林。
時代背景
嘉農的故事發生在1931年。當時正值日本殖民台灣時期,社會階級差別問題嚴重,日本人處處擁有特權,而漢人則只是次等公民,夾在兩者間的台灣原住民更是受雙方歧視。當時雖然有台灣球隊打入日本甲子園大會,但都是由日本人組成的隊伍,直至嘉農的出現這情況才有所改寫。
嘉農的故事:一盤散沙,屢戰屢敗
嘉義農林學校棒球隊成立於1928年,最初是一支平庸散漫的球隊,球隊由日本人、閩南人、到客家人和台灣原住民高砂族等也有,當時受其他全是日本人的台灣球隊歧視,戰績更是慘不忍睹。
艱苦訓練,發奮圖強
後來曾任甲子園名校「松山商」(愛媛縣立松山商業高等學校)棒球部教練近藤兵太郎前來擔任教練,近藤兵太郎是甲子園傳統勁旅松山商校出身的選手,其斯巴達式的嚴格訓練,加上球隊受盡挫敗的經歷,令他們漸漸萌生出爭勝的決心和打入甲子園的夢想。
脫胎換骨,異軍突起
1931年,嘉農首次到台北參賽。在教練的指導、球員的努力、永不言敗的精神下,他們過關斬將,排除萬難,最終成為台灣冠軍,代表台灣參加第17屆甲子園大會,成為第一支有漢人和台灣原住民出賽甲子園的球隊,也是第一隊打進決賽,獲得歷年來最高成績(亞軍)的台灣球隊。
堅持不懈,雖敗猶榮
雖然在日本仍是受到當地媒體的歧視,但嘉農最終憑實力擊敗一眾本土球隊,打入決賽。面對名門學府的中京商業,雖然最終仍然以 4 – 0 不敵對手,但嘉農仍在兩地的人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,最後更得到「天下嘉農」的美譽。
而嘉農所失的4分中,據說是吳明捷因手指受傷及連續出賽的疲累導致四死球連發,不過球隊當時改用「故意讓擊球手打中,讓隊友守備」的策略,最後竟然連守4局0失分,可謂非常誇張!
圖片來源:
《KANO》劇照
嘉義市政府
東京電視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