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在學習階段時,我們都會從書本中得到不同的知識,這些知識都是由前人的研究中得來,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它們有機會是錯誤的呢?科學精神講求懷疑與求實精神,並客觀地堅持追求知識的真理。以下這位日本高中生的研究中,就是因為他的堅持而推翻了一個科學謠言。
在日本山陽新聞的一篇報導中,一位高中生在進行了兩個月的野外調查後,證明一般常識「蟬由幼蟲收成蟲後只能存活1星期」是錯誤的!這位高中生幾每日於笠岡市住宅區及雜林等四處反複調查,在堅持兩個月後終於得到成果。以下為詳細報導:
「蟬由幼蟲變成蟲後只能存活1星期」是謠言
岡山縣立笠岡高中科學部的高三生植松蒼靠獨自的野外調查,“證明”了「蟬由幼蟲變成蟲後只能存活1星期」這點是謠言,其實能活1個月。他的調查手法與結果在5月於廣島大學舉辦的「中四國地區生物系三學會合同大會」上報告。獲得高中生部門(動物範疇)最優秀獎。
植松的調查手法為,在捕獲的蟬翅膀上以油性筆寫上編號放生,日後嘗試再次捕獲。植松從2016年7月中旬至9月下旬,幾乎每日於笠岡市住宅區及雜林等四處反複調查,於共863匹日本油蟬、寒蟬及熊蟬上標記,15匹再次捕獲,4匹三次捕獲。植松笑說「很難再次捕獲,調查效率非常差」,但調查的結果顯示,日本油蟬、寒蟬及熊蟬3個品種確認能生存10日以上。他確認到最長的生存記錄是日本油蟬32日,寒蟬26日,熊蟬15日。
延伸閱讀:日本女子大學生 珍珠奶茶迷 tapilist 日飲三杯珍珠奶茶研究珍珠
植松自小學一年級一直對昆蟲很感興趣,並一直在調查蟬鳴叫的特定時間,以及雄性和雌性孵化時間的差異。據說在研究蟬成蟲壽命時,他因為「為什麼很少在夏天期間看到蟬的屍體」這個問題產生疑問,成為“短命論”的調查契機。
這個報告在大會中得到日本動物學會研究者的高度評價,植松說「應是為了解決疑問,自行思考組織的觀點被認同吧」如此表示喜悅。現在為了增加調查精準度,他正以專用軟件解析蟬鳴波形,期望確立把握每個個體的特徵。
延伸閱讀:瀧澤秀明 勇闖熔岩湖探險 發表科學論文
後記:
以上報導令筆者想起日劇《我們是奇蹟產生的》,主角高橋一生從小到大都堅持求真精神,並樂於與大自然相處,他與別不同的想法與一般死背,不作思考的單向教育方式形成了強大對比,在主角與不同角色相處後,也在不同想法的衝擊中成長,各自走向新的道路。大家也有反思日常身邊理所當然的事是否正確的?它們有機會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