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手機及網絡技術嘅進步,打機已不限於遊戲機之上。而當中大多遊戲嘅制度都係「先遊戲,後課金(付費)」,亦令手機遊戲產生出一套獨特嘅文化,從而衍生不少帶有自嘲味嘅述語,歐洲人同非洲人就係其中之一。
連就係連抽咗幾多野,抽嗰班人用咗幾多$$就唔好提啦~~
遊戲如現實,手機遊戲都有貧富懸殊?
你冇睇錯,手機遊戲都有富人、窮人嘅存在。大部分手機遊戲都係可以免費遊玩,但當玩家需要強力嘅角色同道具嘅時候(即所謂嘅4星、5星/SR、SSR、UR咩都好),都要購買遊戲內嘅代幣(即乜星乜石嗰類,即係所謂嘅「課金」),透過扭蛋嘅方式去得到心儀嘅角色道具。隨著遊戲嘅進行,「課金」同「唔課金」(其實未必關事,因為總有人唔俾錢都可以不停)嘅兩群人會因為所得嘅角色道具差距,從而出現強弱懸殊嘅情況。
而即使同樣會課金嘅人,亦會因為運氣問題(更陰謀論講係廠商嘅機率操控)而出現有差距嘅情況。得到較好資源嘅一群自然較為「富裕」,猶如住在歐洲等地那般幸福,因此就被稱為「歐洲人」;同理得不到扭蛋之神眷顧,或根本無課金「輸在起跑線」嘅一群,亦自然被稱作「非洲人」了。而應用範圍亦由「擴散性百萬亞瑟王」開始蔓延到其他遊戲
當然,隨住社會上出現愈來愈多隨便幾抽都係咁中嘅___,同不停燒錢都係得個橙嘅可憐蟲(例如小弟),於是「歐洲人」同「非洲人」就更直接咁指:
「非洲人」=「付出同回報不相稱」嘅玩家,會「臉黑」而衍生出來。而與之相對,「運氣極好」嘅玩家(通常為前者)就係歐洲人。
唔同遊戲各有得意述語!
除咗「歐洲人」、「非洲人」呢類比較「COMMON」嘅述語外,亦有一啲針對遊戲而出現嘅述語。就好似『CHAIN CHRONICLE鎖鏈戰記』中嘅魔神來襲,由於作為「安慰獎」嘅木箱出現率過高,因而被人戲稱為「木箱來襲」。而喺『THE iDOLM@STER』系列中,由於玩家正擔當著偶像們嘅製作人,因此玩家之間會稱呼對方做P(PRODUCER之意),因此到咗手機版本嘅『Cinderella Girls: Starlight Stage』,亦好自然地沿用了呢種叫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