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始前戴咗頭盔先XD
※※留意本文只為一般論嘅入門文章,因此實際購買醫藥品前請先諮詢藥店藥劑師(大型連鎖店大多有中文店員),並請詳細閱讀藥品使用注意事項,遵守正確用法及用量,最好就係緊守「唔熟唔買」嘅宗旨。
另外由於人人體質唔同,有啲藥對有啲人可能好有效,但亦有人會出現藥物敏感,所以就算買咗返香港,如果有疑問,唔該都係搵返家庭或相熟醫生傾傾先。※※
近年香港人愈來愈鐘意去日本掃藥返香港用,就算隻藥香港本身有隻差唔多成份,甚至根本係同一隻藥(例如樂器嗰隻),總有人覺得只要係日本買嘅版本,都好似攞咗俾師父開光咁,隨時連愛滋即刻醫得返一樣。
不過日本自有一套藥物嘅分類方法,由按年紀分到按副作用劃分都有,雖則睇緊呢篇嘅各位朋友應該都已經買慣買熟,多半熟過小編添。不過安全呢家野永遠都係講多好過講少,而家就由小編講啲入門到爆嘅嘢拋書包磚引玉,希望大家踴躍分享一下,集思廣益大家(包括小編)學到嘢XD
日本以甚麼標準劃分年齡?
一般市面有售嘅成藥,一般都係分成「15歲以上」同「7、8歲」,一般香港人都有個習慣,就係兒童只要食「成人用量」一半就可,不過由於日本標示係「15歲以上」時,有機會係加入咗兒童根本唔適合吸收嘅物質,所以並唔係「食一半」就冇問題。
除咗「15歲以上」之外,藥物嘅特有年齡劃分仲有以下幾個:
1
「乳児」:1歲以下
「乳児」:1歲以下
2
「幼児」:1歲以上、7歲以下
「幼児」:1歲以上、7歲以下
3
「小児」:7歲以上、15歲以下
4
「大人」:15歲以上
點解要咁樣分呢?
雖然藥嘅份量基本上係由年齡、體重決定,不過除此之外,由於同時考慮到兒童嘅內臟發育未必如成人般發達,所以由藥嘅吸收到生效嘅時間、效力、代謝甚至排泄能力同成年人都會有差別。所以就算係身體比較壯健嘅兒童,亦應按年齡劃分建議使用。
特別係如果肝臟或腎臟機能未成熟,就會大大增加出現副作用嘅機會。
根據日本「藥事法」嘅分類
除咗年齡外,日本嘅藥品亦有分類為「医療用医薬品」、「一般用医薬品」同「一般用医薬品」。首先係「医療用医薬品」,其實即係香港嘅醫生處方藥物,即係冇醫生開張處方比你基本上你唔會有機會買到。
而「一般用医薬品」同「要指導医薬品」都係屬於OTC藥品(over the counter),即係藥房買到嘅嘢。
「要指導医薬品」一覽
「要指導医薬品」係只能夠由藥劑師直接面見病者後問診後開俾你嘅藥,除咗要做售賣記錄外仲要經過問診先會開俾你,原因大多係因為隻藥係新藥,因此必須藥劑師覺得你適合使用先賣俾你。所以要買嚟看門口嘅話可以放棄。
「一般用医薬品」就係平時大家最有機會接觸嘅成藥。不過原來「一般用医薬品」都分咗分咗3個種類,而分類方法係按藥物風險(以是否容易引致副作用劃分)。
而根據現行已更新嘅醫療法例,部分藥品係需要放喺客人唔能夠直接取得嘅地方,好似下圖咁:
希望以上資料可以幫到大家,另外如果各位發現以上資料有誤,歡迎隨時鞭撻小編(重申一次,小編不是M的),當然補充資料就更加歡迎啦!!
臨完再戴多次頭盔先XD
※※留意本文只為一般論嘅入門文章,因此實際購買醫藥品前請先諮詢藥店藥劑師(大型連鎖店大多有中文店員),並請詳細閱讀藥品使用注意事項,遵守正確用法及用量,最好就係緊守「唔熟唔買」嘅宗旨。
另外由於人人體質唔同,有啲藥對有啲人可能好有效,但亦有人會出現藥物敏感,所以就算買咗返香港,如果有疑問,唔該都係搵返家庭或相熟醫生傾傾先。※※